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器官功能衰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些器官可能无法正常运作,导致体内毒素积累,最终影响大脑功能,引发昏迷。
2.代谢紊乱:在临终阶段,身体摄取和利用能量的能力下降,可能出现严重的电解质不平衡,如钠、钾水平异常。这些变化会直接扰乱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诱发意识丧失。
3.脑部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阻塞常见于老年人,会减少脑部供血。临近死亡时,血压下降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从而导致大脑缺氧,引发昏迷。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许多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在生命的末期可能急剧恶化,导致意识丧失。
5.镇静药物使用:为了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可能使用镇静药物或止痛药,这些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导致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进入昏迷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是一系列生理变化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