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发热模式:
癌性发热通常呈现为持续或间歇性低烧,体温一般在37.5℃到38.5℃之间,而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体温更高,并且伴随寒战。
2.感染指标:
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如果这些指标明显升高,提示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这些指标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癌性发热的可能性较高。
3.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扫描和X光片可以帮助排除或确认肺部感染、脓胸和肺不张等情况。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感染灶,考虑癌性发热的可能性较大。
4.抗生素治疗反应:
在怀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发热在抗生素治疗后仍然持续或无明显改善,提示可能为癌性发热。
5.其他症状:
观察有无其他感染症状,如咳嗽、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等。如果这些症状不明显,且发热无其他明确诱因,考虑癌性发热。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通过发热模式、感染指标、影像学检查、抗生素治疗反应以及其他症状来鉴别肺癌患者的发热是否为癌性发热。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做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