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解剖结构异常:距骨后三角骨是一种常见的附加骨,约有2-10%的人群可能出现。当此结构未与主骨完全融合时,可形成假关节。
2.损伤和劳损:长期反复的足踝部运动或创伤,可能导致该区域的微小损伤累积,从而引起假关节的形成。
3.不良生物力学应力:由于后脚跟的不当受力或姿势问题,这一部位可能承受过多的机械应力,导致软骨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4.遗传因素: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易于发生这种骨骼结构异常,这可能在家族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倾向。
5.年龄相关退变: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会加剧,增加骨性关节炎的风险。
这种情况通常涉及多个病理机制,包括结构异常、机械应力和软组织变化。早期识别和适当管理对于避免进一步的功能损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