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查中肠癌是否会存在细菌

2025-03-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粪便检查中可以发现特定细菌的存在,这些细菌可能与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它们并不是直接诊断肠癌的依据。

1.癌相关细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细菌,如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和双歧杆菌,与肠道癌变过程有一定关系。例如,梭杆菌在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粪便中被检测出的频率较高。它可能通过促进炎症、抑制免疫功能或改变肠道微环境等途径影响肠道健康。

2.微生物组成变化:肠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一般表现为多样性下降,有益菌如乳酸菌减少,而潜在致病菌增多。这种菌群失衡状态可能是癌变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3.粪便潜血试验:虽然细菌本身不能直接明确肠癌,但粪便潜血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初筛手段。如果发现隐匿性出血,则需要进一步如结肠镜检查排除肠癌可能。

4.可用于预测风险的标志物:一些研究正在探索以粪便中的细菌作为早期发现肠癌的生物标志物。目前这类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普及到临床应用。

粪便检查中发现的细菌可能提供重要线索,但肠癌的确诊仍需依赖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学分析等手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