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位截瘫患者进行气切后无法堵住气管

2025-02-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高位截瘫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通常无法堵住气管,这是因为这种手术改变了呼吸道的路径和机制,并且高位截瘫导致其呼吸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1.损伤部位和呼吸功能:高位截瘫通常指颈髓损伤,尤其是C3以上的损伤,这会导致膈神经麻痹和肋间肌群无力,使患者几乎丧失自主呼吸能力。此时,呼吸主要依赖于辅助通气装置如呼吸机。

2.气管切开的目的:气管切开手术是为了建立一个直接、稳定的气道,以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地通气。由于高位截瘫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极弱或丧失,堵住气管会阻断外界空气的进入,导致无法通过正常的呼吸道进行通气。

3.反射机能缺失:高位截瘫导致部分神经反射的丧失。例如,咳嗽反射被削弱或消失,这使得患者难以清除气道分泌物,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如果气道被堵住,患者将难以排出积聚的分泌物或异物,从而增加窒息风险。

4.安全性考虑:为了防止意外窒息和确保持续氧供,通常不会人为封堵气管切开的通道。即使在尝试过渡到自主呼吸期间,也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气体交换来支持生命。

这类患者的呼吸护理至关重要,需要保持气道的开放性和通畅,同时提供适当的机械通气支持与定期监测,以保障呼吸安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