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感染风险:在打骨针的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感染会导致疼痛、肿胀,严重时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干预。
2.损伤周围组织:针刺入骨头时,有可能误伤到周围的血管、神经或软组织。这可能导致出血、麻木或运动障碍等并发症。
3.疼痛和不适:针刺穿过皮肤和软组织进入骨头,通常会伴随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感。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并需要药物缓解。
4.骨折或骨结构损伤:虽然较为少见,但在特定情况下,打骨针可能导致骨折或者损伤骨的结构,尤其是在骨质疏松或骨脆弱的患者中。
5.过敏反应:针刺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或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人的过敏反应,从而导致皮疹、瘙痒等症状。严重过敏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
在进行打骨针之前,医疗专业人员需要评估其利弊,确保适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