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压力增大:长期未排便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堆积,导致肠腔扩张,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同时,过度扩张可能引发肠梗阻,甚至需要外科干预。
2.毒素吸收增加:食物残渣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其中的细菌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如吲哚、硫化氢等。这些毒素可能通过肠壁被吸收入血,对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3.损伤肛门和直肠:长期便秘会导致粪块变得干硬,排出时容易擦伤肛管和直肠黏膜,出现肛裂或加重痔疮。用力排便还可能诱发直肠脱垂。
4.内分泌紊乱:长期便秘可能影响体内激素的代谢平衡,例如雌激素的代谢紊乱与慢性便秘有一定关系。不仅如此,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经期异常等现象。
5.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胸腹腔内压急剧升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更需要警惕。
若出现长时间不排便,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避免自行使用泻药或进行其他未指导的干预,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