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约10%至15%的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肠道敏感性增强、饮食因素或精神压力有关。
2.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急性腹泻。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通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感染性腹泻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普遍,每年导致数百万病例。
3.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疾病造成肠道长期炎症,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有时带血)、体重减轻、疲乏等。这类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可能相关。据估计,约有0.3%至0.5%的人口受影响。
4.食物不耐受:某些食物如乳糖、麸质等,可能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消化不适和腹泻。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乳糖不耐受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麸质不耐受则在欧美部分地区较为普遍。
5.压力和情绪因素:心理因素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引起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研究表明,情绪紧张与肠易激综合征有较高关联。
需注意监测症状的变化,若腹痛加剧、出现血便、体重显著下降或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