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休息:在受伤后的最初24至48小时内,应尽量减少对受伤脚踝的活动,以避免加重损伤。使用拐杖或其他辅助工具减轻对受伤部位的负重压力。
2.冰敷:冰敷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时间为15至20分钟,每两到三小时一次,连续进行48小时或直到肿胀明显减轻为止。应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袋以防冻伤。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包扎脚踝,可以提供支撑和压迫,减少肿胀。在绑扎时要均匀用力,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建议在休息时把脚踝垫在枕头上。
5.物理治疗:在急性期过后,逐渐开始温和的拉伸和强化练习,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这包括脚踝环绕运动、脚趾抓地等简单动作。
6.药物与其他治疗:在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专业的医学干预,如手术或更密集的物理治疗。
早期的正确处理有助于快速恢复功能,预防再次受伤。务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活动强度,避免过早恢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