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形成原因:巧克力囊肿是由于子宫内膜样组织异位到卵巢,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但这些血液无法排出而积聚形成囊肿。这些囊肿内常含有棕褐色或深红色的陈旧血液。
2.常见症状:
慢性盆腔疼痛,尤其在经期时加重;
痛经,可呈现进行性加重;
不孕症,约30%至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不孕;
经期异常,如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内低回声囊性结构,有助于初步判断。
磁共振成像:能够更清楚显示囊肿的位置和性质。
腹腔镜检查:不仅可明确诊断,还可同时进行治疗。
4.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用以抑制卵巢功能,从而减少病灶活性。
手术治疗:适用于较大囊肿或症状严重者,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及囊肿。
对不孕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助手段如试管婴儿技术。
5.潜在风险:未及时治疗的巧克力囊肿可能导致囊肿破裂、感染、粘连等并发症,并进一步损害生育能力。
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慢性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个体需求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定期随访以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