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汗液成分:人的汗液约99%是水,其余1%包括电解质如钠、钾、钙和镁,以及尿素、乳酸等代谢产物。普通情况下,汗液中的主要盐分为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占大部分。这些盐分在汗液蒸发后残留在衣物上,便会形成白色粉末状的沉淀物。
2.出汗量与盐分浓度:每天的出汗量因人而异,平均在500-700毫升左右。在高温或剧烈运动情况下,每小时出汗量可达1-2升,甚至更多。这时,体内盐分随汗液大量流失,并集中在皮肤表面及衣物上,造成明显的白色盐斑。
3.影响因素:饮食中盐分摄入量、个体差异(如汗腺功能)、环境温度、湿度以及个人活动量都会影响出汗后的盐分含量。例如,高盐饮食会增加汗液中的盐分浓度,而在干燥气候下汗液更容易迅速蒸发,从而留下明显的盐斑。
4.衣物材质:不同材质的衣物对汗液的吸收和蒸发能力也各不相同。透气性较差的合成纤维可能会使汗液积聚,从而导致盐分集中。而棉质衣物则能较好地吸收和散发汗液,减少盐分堆积的情况。
定期更换和清洗衣物、保持适当的饮水和电解质补充、注意饮食中的盐分摄入,可以有效减少出汗后衣物上的白色粉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