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肌酸激酶:这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酶,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其含量在血液中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后,CK水平通常在4到8小时后上升,24小时内达到高峰,48到72小时后恢复正常。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有三种主要同工酶,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特异性比总CK更高,因此对判断心肌损伤更有价值。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3到6小时内可检测到升高,12到24小时达峰值。
3.乳酸脱氢酶:这是一种催化乳酸与丙酮酸相互转换的酶,存在于许多组织中,包括心肌。当心肌受损时,LDH水平升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CK和CK-MB。
4.谷草转氨酶:该酶虽然主要与肝功能有关,但也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在心肌梗死发生时,AST可能会上升,但其升高并不特异于心肌损伤。
5.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这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也可能升高,但其临床应用较少,更多用于作为辅助手段。
心肌酶五项检查通过综合分析上述酶的变化趋势,能够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是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