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通常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2.饮食调整:建议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的饮食,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压。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有助于心脏健康。
3.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4.戒烟限酒:吸烟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加重心肌缺血。过量饮酒也对心脏有害,建议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5.压力管理:精神压力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压力。
6.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监测心脏健康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肌缺血需要综合管理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与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