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湿热蕴肤型:这一类型常见于急性发作阶段。患者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等,并伴有瘙痒剧烈。通常还可能伴随口干、心烦不安、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全身症状。舌苔多呈黄腻色,脉象滑数。
2.脾虚湿盛型:此类型往往发生在慢性湿疹患者中,症状表现为皮损淡红、浸润肥厚,有鳞屑脱落,瘙痒持续反复。患者常感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有大便溏薄的情况。舌苔白腻,脉象缓弱。
3.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湿疹后期或久治不愈者。特征是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伴有裂纹及轻度瘙痒。全身症状上,患者常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表现。舌质淡,脉象细弱。
4.肝郁化火型:这种类型主要涉及情志因素,表现为皮损广泛且分布不均,颜色深红,常伴有瘙痒及烧灼感。患者可能会出现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夜寐不安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中医治疗湿疹时,会针对以上不同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内服中药、外用药物以及针灸、拔罐等疗法进行综合调治。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敏原,同时定期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