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度减少米饭、面条、面包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每餐主食量控制在50-60克。
增加膳食纤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建议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克。
限制糖分和高热量食物:避免摄入糖果、甜点、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可以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等。
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50-75克。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每天不超过30克。
2.运动:
规律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哑铃练习、俯卧撑,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运动时间选择: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进行轻度至中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3.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等,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和调整剂量。
定期监测血糖: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糖的管理需要综合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等多方面措施,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定期体检和与医生保持沟通是确保血糖稳定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