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因:
动脉硬化:动脉壁变厚、变硬,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阻塞。
血栓形成:血液凝结块(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并阻塞血管。
栓塞:血液中的异物(如脂肪、气泡、细菌等)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引起阻塞。
2.临床表现:
突发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如一侧肢体无力、麻木。
言语障碍,包括言语不清或无法表达。
视力障碍,如单眼失明或视野缺损。
突发性剧烈头痛,可能伴有呕吐。
意识水平改变,如嗜睡、昏迷。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CT或MRI用于确定脑部受损区域和程度。
血液检测:评估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和寻找潜在栓子来源。
4.治疗措施:
急性期处理: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以恢复脑部血流。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预防措施: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定期体检。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检查可有效预防脑阻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