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记忆、思维和行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0%患有此病;8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增至近三分之一。
2.病理特征包括脑内形成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这些异常结构导致脑细胞之间的通讯受损,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MRI和PET扫描等影像技术可以帮助检测这些结构变化。
3.临床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能力下降以及行为改变。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轻微的记忆丧失,如忘记近期事件或熟悉的名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丧失执行简单任务的能力,并出现迷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4.目前尚无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美金刚等,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认知功能。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训练和物理活动也被证明对延缓病情有益。
尽早识别和干预阿尔茨海默病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定期进行认知筛查和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