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因
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据70%-90%的病例。
个人卫生不良是主要诱发因素,如手经常接触脏物后揉眼。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慢性眼睑炎症、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
2.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眼睑局部轻微红肿和压痛,多在24-48小时内发展为局部脓肿。
脓肿最初较小,逐渐增大,直径可达5-10毫米。
严重者可能伴有结膜充血、流泪以及视物模糊。
3.诊断
多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无需特殊检查。
在难以确诊或怀疑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时,可进行细胞学检查或细菌培养。
4.治疗
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促进脓肿形成并自发排出。
局部抗生素治疗,包括抗生素眼膏或滴眼液,一般持续使用7-10天。
在脓肿未破或显著增大的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切开排脓。
5.预防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
定期更换枕巾和毛巾,减少细菌滋生。
及时治疗眼部其他炎症,避免感染扩散。
麦粒肿虽然是一种常见且相对良性的眼部疾病,但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感染或并发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该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