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理学特征:
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局部感染症状,如红肿、热痛。
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骨质疏松与硬化,常伴有死骨形成。
2.临床表现:
患处长期疼痛,可能会有间歇性加重。
受累部位皮肤可能出现窦道或溃疡,并有脓液排出。
全身症状可能相对轻微,但在急性加重期可表现为发热等全身反应。
3.影像学特征:
X线显示骨质密度变化,可能包括骨质增生、硬化以及死骨区域。
MRI及CT扫描更加敏感,可显示软组织受累情况及早期骨变化。
4.实验室检查:
血液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可能轻度升高,但不具特异性。
从窦道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中培养可确认致病菌。
5.治疗和预后:
治疗通常涉及长期抗生素治疗以及手术清创。
预后取决于病变范围、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治疗及时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手术。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复杂且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需长期监控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