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水温的重要性:
适宜的水温应在37℃至40℃之间,这样的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过冷的水温(低于20℃)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或寒冷地区。
过热的水温(超过45℃)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脱水,甚至可能引发低血压和晕厥。
2.洗澡时长与频率:
每次洗澡时间建议控制在10至15分钟,不宜过长,以免皮肤表层油脂被过度清洗掉,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和皮肤类型,洗澡的频率一般建议为每日一次,对于皮肤较干燥的人群,可以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3.身体状况与洗澡时间:
起床后应稍微活动一下,让身体从睡眠状态中逐渐苏醒,再进行洗澡,这样能更好地调节血液循环。
如果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刚进行剧烈运动后短时间内,都不宜立即洗澡,否则可能加重不适。
正确掌握早晨洗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既能享受晨浴带来的舒适,又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