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形成原因:皮下血肿一般由直接撞击或压迫等外力造成。血管壁受损,血液渗出并积聚在皮肤下方,形成血肿。
2.常见症状:皮下血肿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变色(常呈紫红色)、肿胀、局部温度升高及触痛。严重时,受伤部位的活动可能受到限制。
3.治疗方式:轻度血肿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处进行自我处理。一般建议在头24至48小时内每隔几小时冰敷2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炎症。对于较大或持续疼痛的血肿,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如抽吸血液或手术清除血块。
4.恢复时间:小型血肿通常在一到两周内逐渐消退,色素沉着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大型或复杂的血肿恢复则需要更多时间,并可能留下疤痕。
虽然大多数皮下血肿可自愈,但需警惕合并感染或血肿内部组织损伤的风险。如肿胀剧烈、疼痛无法缓解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