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硬膜下出血发生的原因多样,但最常见的是头部外伤,尤其是交通事故、跌倒或暴力打击等剧烈冲击。高龄患者由于脑萎缩使得脑组织与硬脑膜之间的空间增大,血管脆弱,更容易发生此类出血。
2.根据出血速度和症状出现时间,硬膜下出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硬膜下出血通常在伤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混乱甚至昏迷。亚急性和慢性类型则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后逐渐表现出头痛、认知障碍、步态不稳等症状。
3.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或MRI(磁共振成像),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及程度。血液化验和神经功能评估也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
4.治疗方式取决于出血量和症状严重程度。小量出血且无明显症状者可能通过观察和药物治疗即可;大量出血或症状严重者则需紧急手术清除积血,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硬膜下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避免头部外伤、特别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