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免疫调节治疗:
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通常为一线治疗,可减轻症状并改善神经功能。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不耐受或对类固醇反应不佳的患者,能够快速起效。
血浆置换:通过清除血液中的病理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达到治疗效果,通常用于重症患者。
2、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可以在类固醇和IVIg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时使用,以减缓疾病进展。
3、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职业治疗:通过改善精细动作和手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4、支持治疗:
对症处理:如控制疼痛、预防和治疗感染、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等。
5、定期随访: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用于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临床评估:定期检查肌力、感觉和反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慢性格林巴利综合症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配合,遵循医嘱,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