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观察和随访:对大多数毛细血管瘤尤其是婴幼儿阶段的毛细血管瘤,建议首先进行观察。大约80%至90%的儿童毛细血管瘤会在5至10岁之间自然消退。如无明显影响,可以定期检查,确保没有异常变化。
2.药物治疗:若毛细血管瘤增长迅速或位置特殊,如影响进食、呼吸等,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和口服类固醇。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缓或缩小肿瘤。
3.激光治疗:对于表浅的小面积毛细血管瘤,脉冲染料激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通常需要多次,每次间隔数周到数月,具体次数视个体情况而定。
4.手术切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肿瘤体积较大、影响功能或外观明显,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及疤痕形成,因此需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此方案。
5.硬化疗法:通过注射硬化剂使血管内壁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并最终闭塞毛细血管。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但较深层的毛细血管瘤。
不同治疗方法各有优劣,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毛细血管瘤的类型和位置。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排查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