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损伤:
在插入尿管的过程中,尿道和膀胱内壁可能会受到物理性摩擦或损伤。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操作不熟练或患者尿道狭窄的情况下。
尿管的尖端或侧孔可能会刮伤尿道黏膜,引起出血。
2.感染:
使用尿管存在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细菌通过尿管进入尿道和膀胱,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引起尿血。
尿路感染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发热、尿频、尿急和下腹部疼痛。
3.基础疾病:
有些患者在插尿管前已经存在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膀胱肿瘤或严重的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引起尿血。
插尿管可能会刺激这些病变区域,加重出血症状。
4.血液凝固机制问题: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血液凝固机制障碍,例如服用抗凝药物或患有血友病等,这会使得即使轻微的机械性损伤也容易引起出血。
建议患者在出现插尿管后尿血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相应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保持尿管清洁和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从而减少尿血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