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每2小时评估神经系统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和肢体活动情况。
2.控制颅内压
保持头部抬高约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
避免剧烈咳嗽、呕吐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或止吐药物。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了解出血吸收情况及脑水肿变化。
3.防止二次损伤
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和外力刺激,防止加重出血。
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预防感染,尤其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谨慎,避免引发新的出血事件。
4.康复训练
在急性期过后,逐步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如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按摩和简单的主动运动。
结合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增强社会互动。
小脑出血的护理过程中,持续监测和细致观察是确保恢复的关键,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