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
膀胱功能不成熟:儿童的膀胱容量较小且控制能力有限,导致夜间无法完全控制排尿。
遗传因素:父母有尿床历史的孩子发生遗尿症的概率较高。
激素水平:抗利尿激素(ADH)不足会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尿床。
2.心理因素:
压力与焦虑:家庭变故、学业压力或其他情绪应激情况可能导致儿童尿床。
睡眠障碍:深度睡眠时间长,难以在膀胱充盈时醒来。
3.环境因素:
饮水量和饮食:晚间过多饮水或摄入含咖啡因饮品会增加尿床的风险。
起夜习惯:不良的排尿习惯和夜间起夜意识不足也可能导致尿床。
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包括减少晚间饮水量、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和使用排尿警报器。
药物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如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物。
心理辅导:如有心理因素,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
尿床在多数儿童中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不必过于担心。若持续至青春期或成年,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