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形成机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胆固醇、钙、纤维组织等物质组成。当这些物质在动脉内壁沉积,逐渐增厚时,就会形成斑块。
2.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和肥胖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的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以及家族遗传史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3.临床表现:早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当斑块增大导致血管狭窄或破裂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晕、视力模糊、半身无力甚至中风。
4.检查方法:超声波检查(如颈动脉彩超)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常用手段,能够评估斑块大小及其对血流的影响。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5.治疗策略: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控制饮食、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可能包括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来恢复正常血流。
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疾病,需要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定期健康检查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这一病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