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风寒多由气候寒冷或骤然受凉引起,常见于秋冬季节。当外界寒冷之气通过皮肤、口鼻等途径进入人体时,可导致体内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疾病。
2.症状:
怕冷、发热:患者会感觉全身寒冷,又有可能伴随轻微的发热。
无汗:因为寒邪束表,毛孔闭塞,患者通常没有出汗的情况。
头痛、身痛:寒邪侵袭筋骨肌肉,患者会感觉四肢酸痛、头痛较重。
鼻塞、流清涕:患者经常出现鼻腔不适,流鼻涕等症状。
3.诊断: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舌苔、脉象以及询问病史和症状表现,以确定是否属于风寒。
4.治疗:
中药治疗:通常选择解表散寒的中药,如荆芥、防风、苏叶等。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喝温热水,吃些生姜、大蒜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
休息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再受寒,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
风寒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保持身体温暖、增强免疫力是预防风寒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手段,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