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身体新陈代谢变化:当摄入热量减少时,身体会自动调节以适应这种变化。基础代谢率可能会下降,以保存能量,这使得身体在消耗更少卡路里的同时维持运作。这种调整通常会导致饥饿感增加,因为身体希望通过增加食欲来获取更多能量。
2.荷尔蒙水平波动:节食会影响体内多种与饥饿和饱腹感相关的荷尔蒙,包括瘦素和胰岛素。研究表明,瘦素水平降低会使得大脑收到的关于饱足的信息减少,进而引发饥饿感。而胰岛素敏感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血糖水平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饥饿感的增加。
3.胃容量变化:长期节食可能导致胃容量缩小。在恢复正常饮食时,即便较少的食物可能也会让人产生没有吃饱的错觉,因为胃已经习惯了更小的食物量。
4.心理因素:人为限制饮食容易导致对食物的渴望和关注度增加。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被误解为生理上的饥饿。同时,节食过程中经历的食物剥夺感会使得人们在恢复饮食后更加关注食物的摄入。
在节食减肥时,保持营养均衡、合理分配三餐以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的摄入,有助于缓解持续性的饥饿感。建议在制定减肥计划时考虑到个人体质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可持续的健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