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膨松性泻药:这类药物通过增加粪便体积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过程。它们通常由天然或合成纤维构成,如甲基纤维素。这类泻药一般在使用后12到72小时内起效,并且较为温和。
2.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道中的水分含量,帮助软化粪便。常用的有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这些药物通常在使用后12到96小时内起效,适用于慢性便秘。
3.刺激性泻药:直接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这类药物包括比沙可啶和番泻叶等,通常在口服后6到12小时起效。因作用强烈,应谨慎使用,以免引起耐药性或肠道损伤。
4.润滑性泻药:通过在肠道中形成润滑膜,使粪便更容易通过。这类药物如矿物油,通常在使用后6到8小时内起效,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在选择泻药时,应考虑便秘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长期依赖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减弱,因此应以生活方式调整作为长期解决方案,包括增加饮食纤维摄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和规律运动等。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得针对性的建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