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生机制:脑出血是由于脑内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而脑梗死通常是由于血栓或栓塞导致的血流中断。脑出血需要血管壁发生破损,而大多数脑梗死仅需血流受阻,因此在脑梗死的生物学发生几率更高。
2.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它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则较为广泛,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较多的危险因素使得脑梗死的可能性增加。
3.人群普遍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高,这直接增加了脑梗死的风险,而年龄对脑出血的影响相对较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也更容易引起脑梗死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4.统计数据:根据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脑梗死占所有脑卒中的约70-80%,而脑出血约占15-20%。这一比例进一步表明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
脑出血与脑梗死虽然同属脑卒中范畴,但因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的差异,导致前者的发病率低于后者。预防脑卒中应从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和管理慢性疾病入手,以降低整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