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气候变化: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冷暖交替频繁,导致皮肤无法迅速适应,从而容易出现干燥、脱皮现象。
2.湿度降低:春天空气湿度较低,皮肤水分容易流失,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使得角质层干燥、剥落。
3.过敏反应: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加,部分人群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过敏,导致脱皮、瘙痒等症状。
4.洗涤剂或清洁用品:频繁使用洗涤剂、肥皂等化学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导致皮肤干燥、脱皮。
5.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素,影响皮肤健康,易发生干燥、脱皮。
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1.保持皮肤滋润:使用保湿霜或护手霜,尤其在洗手后及时涂抹,帮助锁住皮肤水分。
2.避免过度清洁:减少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并控制洗手次数。
3.增加湿度: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改善皮肤干燥问题。
4.注意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等,有助于维护皮肤健康。
5.防护措施:外出时佩戴手套,避免接触过敏原或有害物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皮肤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春季手脱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