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颈椎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核磁共振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用于评估颈椎和附近软组织的健康状况。它能够帮助诊断许多颈椎相关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和肿瘤。

1.核磁共振成像原理: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详细的身体内部图像。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风险。

2.适应症:该检查通常用于患者有颈部疼痛、麻木或无力等症状时,以便排除或确认具体病因。例如,若怀疑有椎间盘突出或脊髓损伤时,MRI能提供清晰图像以支持诊断。

3.准备事项:进行此项检查前,患者需移除所有金属物品,因为磁场会影响这些物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比剂来增强影像质量,此时会询问过敏史。

4.检查过程:患者将平躺在检查台上,随之进入圆柱形的扫描仪内。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0到60分钟。设备的噪音较大,但通常会提供耳塞或音乐以减轻不适感。

5.安全性:MRI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但对于体内植入金属装置的患者,如心脏起搏器,应提前告知医生。

通过颈椎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准确评估颈椎及其周围结构的状态,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及时诊断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