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激素变化
在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而这些激素对情绪的调节有重要作用。这种剧烈的激素波动容易导致情绪不稳,表现为悲伤、焦虑或者易哭。
2.睡眠不足
新妈妈在月子期间通常需要频繁喂养婴儿,夜间休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增加情绪脆弱性,使情绪调节功能变差,进一步加重低落感和无助感。
3.疲劳累积
分娩过程本身对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加上产后育儿任务繁重,新妈妈往往处于持续性身体和心理疲劳状态,这种疲劳也容易诱发负面情绪。
4.社会角色转变
从怀孕到分娩,新妈妈需要适应母亲这一新角色,并承担更多责任。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自我价值感的重新评估,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进而导致情绪波动。
5.心理压力
育儿过程中可能由于缺乏经验或面对宝宝的哭闹难以应对而感到无能为力。来自家人、亲友的期望和意见也可能造成心理负担。
6.缺乏支持
如果家人和朋友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新妈妈可能会感到孤独,从而加剧负面情绪。这种情况在家庭关系紧张或矛盾较多时尤为明显。
7.可能的产后抑郁
如果情绪低落持续超过两周,同时伴有兴趣减退、自责、食欲紊乱、失眠或过度嗜睡等症状,需要警惕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需要专业医学干预的心理疾病。
情绪低落在产后早期较为常见,大部分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和身体恢复会逐渐改善。如果发现情绪问题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