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理解和接纳病情
抑郁症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不是意志薄弱或矫情的表现。对患者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应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避免责备或否定。
学习基本的抑郁症知识,例如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及康复过程等,有助于对患者的状态保持客观认识。
2.倾听和陪伴
多主动聆听患者的心声,但不要急于提供解决方案。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形式。
不强迫患者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同时也要避免过分保护,让其逐步尝试恢复正常的社交或日常活动。
3.鼓励治疗和遵医嘱
帮助患者树立科学治疗的信心,支持其接受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或其他医生推荐的干预措施。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或参加治疗项目,尤其是当患者因症状减轻而擅自停止治疗时,需充分沟通并提醒可能的后果。
4.关注自杀风险
注意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自我否定、绝望感或谈论死亡等迹象。这些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自杀风险。
如果发现患者有实际的自残或自杀计划,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包括拨打当地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联系医疗机构。
5.改善家庭氛围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且无压力的生活环境,这对于辅助康复非常重要。
避免在家庭中产生过多冲突或批评,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关爱、肯定和鼓励。
6.注意自身健康
长期照顾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对家属的心理和身体带来负担,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自身健康状态。
家属也可以通过与专业人士交流或者参加支持小组,学习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家属的支持在抑郁症治疗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应避免替代专业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