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抗抑郁药诱发躁狂是医学上已知的现象。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如SSRIs、SNRIs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在部分患者中会触发躁狂发作,其发生率在接受治疗的人群中约为5%~15%。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潜在有双相情感障碍倾向的个体中。
2.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不仅限于药物诱发的躁狂,还包括病史中是否存在未经药物诱发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例如,根据诊断标准,躁狂期需持续至少一周,表现为高涨的情绪、过度精力、减少睡眠需求等;轻躁狂则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但仍可观察到显著的行为改变。
3.如果仅在服用抗抑郁药时出现躁狂,停药后不再复发,可能不能完全归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反应可能预示着患者对抗抑郁药的敏感性,因此治疗需要更加注重平衡情绪稳定性。
4.对于疑似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药物选择十分重要。与单纯抑郁相比,双相患者的治疗首选是情绪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钠)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而非单独使用抗抑郁药,以降低诱发躁狂或循环波动的风险。
如果在服用抗抑郁药期间出现躁狂,建议停止自行服药并咨询精神科医生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能有效避免进一步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