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诊断与分期:MRI在直肠癌的临床分期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评估肿瘤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时,其准确率较高。通过T分期和N分期的判定,为后续手术或放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详细信息。
2.治疗规划:术前MRI扫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如周围血管和神经。这种信息对于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以及是否需要新辅助治疗(如术前放化疗)至关重要。
3.疗效评估: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MRI可以用于评估治疗反应,通过观察肿瘤缩小程度及病理反应,为手术后续安排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4.术后监测:术后定期进行MRI检查,可以有效监控复发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核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的诊断、治疗规划、疗效评估及术后监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尽管其不能直接治疗肿瘤,却为提高治疗精准性和患者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如CT及PET,可进一步提升综合评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