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受污染的谷物和坚果中,如玉米、花生及其制品。它是由黄曲霉菌分泌的一种毒素。
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素列为I类致癌物,这意味着其致癌性证据在人类和动物中都是明确的。
3.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食品,可导致慢性中毒,最严重的后果是诱发肝癌。研究表明,暴露于高剂量黄曲霉素的人群中,肝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4.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某些国家或地区,饮食中黄曲霉素的暴露程度与肝癌的高发病率呈正相关。这些地区往往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和控制措施。
5.除了肝癌,黄曲霉素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急性黄曲霉素中毒会导致肝功能衰竭,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为了减少黄曲霉素的暴露风险,建议采取措施如确保食品储存环境干燥凉爽,避免食品霉变,选择经过质量检测的食品产品,以及遵循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预防黄曲霉素暴露是降低肝癌及其他相关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