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癌主要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初期多表现为息肉或轻度肠道病变。根据统计数据,如果在早期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发现的五年生存率则会降低至10%-20%。
2.常见的肠癌早筛检测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和结肠镜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通过分析粪便中的潜血含量,反映是否存在肠道出血,但这种方法的敏感性较低,容易漏诊。
粪便DNA检测技术近年来逐渐普及,它能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基因突变或异常甲基化,发现肠道中的癌前病变或癌症信号,准确率高于传统隐血试验。
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筛查方法,可直接观察肠道情况,同时对发现的息肉进行活检或切除,缺点是侵入性强且需要肠道准备。
3.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超过50岁、有家族史、患有炎症性肠病等。对于这类人群,每隔5-10年建议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或者每年进行一次粪便相关检测。普通人群通常从45岁开始接受筛查。
肠癌早筛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将癌症扼杀在萌芽期,大幅减少治疗成本和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