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肿瘤压迫导致胆总管梗阻:
胰腺癌常发生在胰头部位,容易压迫邻近的胆总管,造成胆汁引流不畅甚至阻塞。胆汁具有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的作用,当胆道梗阻时,胆汁无法正常释放到肠道内,这会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使致病菌繁殖率增加。胆汁淤积还可能导致继发性胆管炎,而炎症可以通过肠道间接扩散,引发感染。
2.胆汁减少影响脂肪代谢与屏障功能:
胆汁还参与脂肪乳化和营养物质吸收。如果胰腺癌导致胆汁排放减少,不但会破坏肠黏膜屏障,还可能使消化不全的脂肪残留在肠道中,为有害菌提供额外的养分。这种情况加剧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局部感染的机会增多。
3.胰液减少削弱消化与抗菌功能:
胰腺同时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及少量抗菌成分。胰腺癌可能妨碍胰液分泌,从而削弱肠道对食物的充分分解能力,未分解的食物残渣会促进细菌滋生。胰腺功能受损后肠道黏膜防御力下降,也更容易受到感染。
4.免疫力下降使机体易感性增加:
胰腺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可引起患者营养状态恶化,从而削弱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晚期胰腺癌患者可能同时接受化疗等免疫抑制治疗,进一步降低抵抗力。这种免疫力低下的状态让肠道感染的风险升高。
5.肿瘤本身侵袭性增长:
胰腺癌在进展过程中可能直接侵袭肠管组织,导致肠壁结构破坏,形成溃疡或穿孔。这种情况下,肠内容物中的细菌能轻易突破黏膜屏障,引发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
胰腺癌患者需密切关注胆道梗阻和消化道异常症状,如皮肤发黄、粪便颜色改变、腹泻或腹痛等,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