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cm乙状结肠息肉不治疗会癌变吗

2025-04-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1.5厘米的乙状结肠息肉存在一定癌变风险,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病理类型和形态特征进行评估,通常建议尽早切除以避免癌变。

1.息肉的大小与癌变风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肠息肉,其恶变可能性显著增加,尤其是腺瘤性息肉。1.5厘米的息肉属于高危范围,其癌变几率较小于1厘米的息肉明显更高。

2.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影响癌变概率。腺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可达到30%-40%。而增生性息肉一般被认为癌变可能性较低,但需排除其位于右半结肠的情况。

3.息肉的数量也是关键因素。若同时伴有多发性息肉或家族性息肉病,其癌变风险显著升高,需警惕潜在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

4.息肉的生长速度和形态亦须考虑。扁平或广基型息肉因更容易侵入周围组织,比带蒂息肉具有更高的癌变倾向。

如果不进行治疗,此类高风险息肉可能逐步恶化发展为结肠癌,因此建议尽快采取内镜下切除等干预措施,并定期复查预防癌变进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