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检查拔罐的操作是否正确
拔罐时负压过大可能会导致疼痛,尤其是皮肤较薄的部位。建议控制负压强度,以避免对皮肤和软组织造成过大的牵拉。拔罐位置应避开骨骼突出部位,如膝关节上方或胫骨前侧。
2.评估皮肤状态
如果腿部皮肤干燥、破损或有过敏反应,会使拔罐后更加敏感,引发疼痛。在操作前可以在局部涂抹适量润滑剂(如凡士林或按摩油)以减少摩擦。
3.识别潜在病理问题
局部疼痛可能提示相应部位存在疾病或炎症,例如肌肉劳损、静脉曲张或皮下组织异常。如果疼痛明显,应暂停拔罐,并结合其他诊断手段,如影像学检查,明确内部原因。
4.注意拔罐时间和频率
拔罐时间过长会导致瘀血加重,从而引发疼痛。每次拔罐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且同一部位避免连续多日操作。
5.采取冷敷缓解症状
如果拔罐后局部出现肿胀或疼痛,可用湿毛巾包裹冰袋进行冷敷,每次冷敷约15分钟,以减轻炎性反应和不适。
出现疼痛时,应首先停用拔罐工具并观察局部情况。如果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红肿加剧或功能受限,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