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一类药物通过抑制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被神经元重新吸收,从而增加这种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浓度。这对情绪调节、睡眠和焦虑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代表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
2.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不仅能够增加5-羟色胺的可用性,还能同时提升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两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缓解情绪低落和精力减退的症状。例如,文拉法辛属于这一类药物。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进而提高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这种药物适用于某些复杂或耐药性的抑郁症,但因副作用可能较多,使用上受到限制。
4.其他新兴药物:如针对谷氨酸系统的药物,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的活动来快速改善抑郁症状,这类药物研究较新,机制也更为复杂。
药物治疗需要结合个人症状特点,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综合评估后制定具体方案,并应注意疗程依从性及定期随访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降低副作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