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不足
睡眠时间过少或质量不佳会直接导致身体得不到充分的恢复,表现为白天疲劳和精神不集中。成年人通常需要6-8小时的优质睡眠才能满足身体需求。
2.营养不良
缺乏重要的营养素,如铁、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导致贫血,影响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从而引发乏力感。长期饮食不均衡也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3.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者情绪低落,可能会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状态下,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疲劳,并伴有注意力下降。
4.运动不足或过度
久坐不动会降低身体代谢率,导致人容易感到疲倦。另一方面,如果运动量过大,超过身体承受能力,也会造成疲劳积累。
5.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抑郁症以及心脏病等,可能以疲劳和乏力作为早期症状之一。
6.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镇静剂或降压药)可能会导致嗜睡和无力,应注意是否出现类似的用药背景。
7.感染或炎症反应
感染或体内存在慢性炎症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消耗大量能量,使人感到疲劳。例如病毒性感冒后遗症常见持续数周的乏力现象。
如果频繁出现这种状态且难以恢复,建议尽快就医检查,例如血液检查可以排查贫血、电解质异常、甲状腺功能问题等。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每天适量运动,同时管理好情绪和压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