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亲人去世)可能引发精神紧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并增加噩梦的发生几率。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反复刺激的梦境,有研究显示心理问题可能使噩梦的频率提高约30%-50%。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近70%的人报告频繁出现与创伤相关的噩梦。
2.睡眠习惯与环境:
睡眠时间不足或昼夜节律紊乱会破坏正常的REM睡眠阶段,而噩梦往往在这一阶段发生。
不良的睡眠环境,如过亮的灯光、过高的温度或过大的噪音,也可能影响深度睡眠,诱发梦境异常。
3.饮食及生活方式:
进食含高糖分或辛辣食品可能激发代谢负担,干扰睡眠过程。
饮酒和吸烟会明显降低睡眠质量,长期使用这些物质的人群中噩梦的发生比例更高。
4.药物或化学品影响:
某些药物,比如抗抑郁药、降压药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可能干扰大脑神经递质功能,从而增加噩梦风险。
停止使用长时间服用的镇静剂或催眠药物也会产生戒断反应,导致噩梦频率升高。
5.健康问题: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或帕金森病,会改变脑部活动模式,可能导致梦境更加剧烈和复杂。
高热或感染时伴随的体温过高现象,也可能让人的睡眠体验变得混乱,增加噩梦的出现概率。
6.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家族中存在噩梦史的人,其自身罹患频繁噩梦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0%-30%。
调整睡眠习惯、积极管理情绪、注意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噩梦。若噩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