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识焦虑的来源
焦虑通常源于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忧。研究表明,约有7%-13%的人在某些阶段可能经历社交焦虑,而其中一部分表现为对语言表达的不自信。首先需要明白,不必过分苛求表达的“完美性”。
2.记录和分析感受
可以尝试每天记录哪些场景下产生了“说错话”的感觉,例如场合、对话内容以及事后回想时的具体情绪。研究显示,记录这种情况有助于从第三方视角审视问题,降低主观的过度反思。
3.挑战负面认知
当认为“说错话”时,可以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人是否真的会一直记住这句话?
这种话对实际关系或事件的影响程度如何?
是否只是因为自己的高标准导致了不必要的担忧?
4.接受不完美的可能
人类在交流中出现一些不精确或不足是正常现象,没有谁能始终避免说错话。研究指出,少量“错误”甚至可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沟通更加真实自然。
5.系统性脱敏训练
对于严重的焦虑,可以尝试逐步暴露自己于不同的社交场景中,从简单的短句交流开始,逐步增加对话复杂度。这种行为疗法对于缓解社交焦虑具有显著效果。
6.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焦虑长期持续且已经影响日常生活,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专业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干预。
适当放松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多关注沟通的本质意义。如果焦虑症状较重,应尽早采取科学方法解决,以免进一步影响个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