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休克类型的定义是什么

2025-06-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急性肠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休克是三种不同的医学概念,各自具有独特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1.急性肠梗阻:

定义: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正常流动突然受阻,导致肠管扩张、绞痛等症状。可能由肠道内的机械性障碍如肿瘤、粘连、嵌顿疝等引起,也可能由于肠道本身的功能障碍引起。

数据:在临床上,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会出现腹痛(80-90%)、呕吐(70-80%)和肠鸣音变化(50-60%)。

2.化脓性胆管炎:

定义: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因细菌感染导致胆管内形成脓液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原因包括胆结石、胆管狭窄或肿瘤堵塞胆管,引发感染。

数据:典型症状三联征包括右上腹痛(95%)、高热(80-85%)、黄疸(60-70%),伴有寒战和全身不适。

3.休克类型:

定义:休克是一种由于组织灌注不足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综合征。休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

数据:休克的识别主要依赖于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伴随皮肤湿冷、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

这三者虽然各自独立,但在某些复杂临床情境中可能相互关联。例如,急性肠梗阻导致循环衰竭,引发休克;或者化脓性胆管炎引发败血症并导致休克。明确诊断各类疾病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