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可能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子宫组织异位到其他部位,引发腹腔黏连,在肠道蠕动时造成疼痛。
盆腔充血:月经期子宫和周围组织容易充血水肿,这种状态可能压迫肠管,导致排气时不适。
肠胃胀气:饮食不当或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引发气体增多,加剧痛经时的腹部压力。
炎症因素:如慢性盆腔炎,也可能加重痛经及放屁时的不适。
2.缓解方法:
热敷:使用热水袋对下腹部进行热敷,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
饮食调整: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和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多喝温开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适度锻炼:痛经期间可进行轻柔如瑜伽或散步的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
药物辅助:必要时可在医嘱下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解痉药。同时,对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炎症倾向者,应考虑激素调节治疗或抗感染用药。
就诊检查:如果疼痛持续较长时间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大量出血、高热等),需及时前往妇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3.预防措施:
经期保持规律作息,尽量避免受凉。
注意观察月经周期的变化,记录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以便医生诊断时参考。
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按计划进行长期管理,减少复发风险。
增强对身体症状的关注,可以帮助更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