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水样大便的常见原因,尤其在儿童中。感染后,病毒会破坏肠黏膜,导致液体吸收减少和分泌增加,从而形成水样大便。
2.细菌感染: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导致肠道炎症和水样便。细菌释放的毒素影响肠道正常功能,使得大便呈水样。
3.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能改变肠道内正常菌群,导致腹泻和水样便。
4.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对于乳糖、麸质等食物成分的不耐受也可能导致水样大便。这些情况下,肠道无法有效吸收营养,造成渗透性腹泻。
5.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可能会引起长期的水样大便,伴随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虽然着凉本身不是直接原因,但着凉可能间接影响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在遇到水样大便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寻求专业医疗建议。